非遗,守住历史记忆(二)

2021-07-27
01
非    遗

传统技艺

src=http___img.pconline.com.cn_images_upload_upc_tx_photoblog_1106_14_c0_7990614_7990614_1307982960468_mthumb.jpg&refer=http___img.pconline.com.jpg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起源时间:五代十国
申报地点或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
简介:
在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景德镇是惟一凭借自己的特产名列其中的。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图片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起源时间:春秋时期
申报单位或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简介:
绍兴酒是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因酿坊所处位置与操作技巧的差异,绍兴酒分“东帮”和“西帮”两大流派。地处绍兴城西东浦、阮社、湖塘等地的酿坊称为“西帮”,城东斗门、马山、孙端、皋埠、陶堰、东关等地的酿坊为“东帮”。



图片

茅台酒酿制技艺

起源时间:商周时代
申报单位或地点:贵州省
简介:
图片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的代表和鼻祖,历史悠久。产地内出土的文物中,有相当部分是商周时代的酒具,说明当时已经有酒。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茅台当地就能酿酒,史称枸酱酒、酒。明末清初,以大曲参与糖化、发酵、蒸馏取酒的工艺日趋成熟。数百年来,茅台酒酿造工艺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至今仍完整延用。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茅台酒酿制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继承发扬,在中国酒文化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图片

宣纸制作技艺

起源时间:不详
申报单位或地点:安徽省泾县
简介:
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品最杰出的代表,居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凉茶

起源时间:公元306年
申报单位或地点:广东省文化厅
简介: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02
非    遗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图片


图片

少林功夫

起源时间:北魏太和十九年(495)
申报单位或地点:河南省登封市
简介: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少林功夫达到了“禅武合一”的精神境界,是中国武术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少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呈现方式。



图片

武当武术

起源时间:元末明初
申报单位或地点:湖北省十堰市
简介: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

起源时间:清道光年间
申报单位或地点:河北省永年县
简介: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距邯郸市15公里。永年杨氏太极拳为清道光年间广府杨露禅所创,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此后永年县先后出现杨班侯、杨澄甫、杨振铭等三十多位大师级拳师,被尊为“太极圣地”。杨露禅外出学艺18年,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对太极、八卦等健身技艺尤有深刻的理解,他在陈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百零八式的永年杨氏太极拳,回家后专职开馆教拳。



蹴鞠

起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申报单位或地点:广东省淄博市
简介: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图片

沧州武术

起源时间:春秋时期
申报单位或地点:河北省沧州市
简介:
沧州武术历史悠久,“源于春秋,兴于明朝,盛于清代,清末民初甚为繁盛”。沧州的武术门派众多,有八极、劈挂、燕青、八卦、六合、查滑、功力、太祖等53个拳种,占全国129个武术门派拳种的40.3%,各门派均具有刚猛剽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近几百年来,沧州武术精英荟萃,涌现出丁发祥、霍元甲、王子平等大批高人义士,为御外辱、扬国威、光大中华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



03
非    遗

民     俗

src=http___icrvb3jy.xinmedia.com_solomo_article_9756_FF6E475E-8B16-4ABA-B2DA-36B7C154EBB2.jpg&refer=http___icrvb3jy.xinmedia.jpg


春节

起源时间:殷商时期
申报单位或地点:文化部
简介: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立春最早是祭天、祭农神和祭春神、鞭春牛、祈丰年的日子。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后来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



清明节

起源时间:不详
申报单位或地点:文化部
简介: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清明节古时也称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全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过此节日。



端午节

起源时间:不详
申报单位或地点:文化部
简介: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夏历(农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称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称重午。端午节传遍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广大汉族地区,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七夕节

起源时间:战国时期
申报单位或地点:文化部
简介: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也是旧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图片

中秋节

起源时间:周代
申报单位或地点:文化部
简介: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04
非    遗

传统美术

src=http___img.alicdn.com_i2_2554339918_TB2lrZIaYPpK1RjSZFFXXa5PpXa_!!2554339918.jpg&refer=http___img.alicdn.jpg


剪纸(蔚县剪纸)
起源时间:明代
申报单位或地点:河北省蔚县
简介:
蔚县剪纸是民间社会的产物,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它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有戏曲人物、戏曲脸谱、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家禽家畜、吉禽瑞兽等多方面的内容。蔚县剪纸的刀工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风格。它色彩浓艳,对比强烈,装饰感强,民间味浓,富有韵味节律,呈现出妩媚娇艳、淳朴华美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青睐。



图片

苏绣

起源时间:不详
申报单位或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简介:
苏绣技艺的起源不详。现存的宋代以来苏绣实物显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苏绣技艺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水平,如元代苏绣残片表明,当时已有一件作品运用9种刺绣针法;明代绣品多采用文人画稿,开始形成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清代苏绣成为行业,商品绣极为发达,苏州因此有“绣市”之称。



粤绣(广绣)

起源时间:唐代
申报单位或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简介:
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苏颚《杜阳杂编》中就已有南海少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的记载。



灯彩(仙居花灯)

起源时间:唐代

申报单位或地点:浙江省仙居县
简介: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灯面图案由光线透过刀凿针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其造型方法亦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单灯风姿卓越,组灯气势恢弘,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



佛山木版年画

起源时间:宋元时期
申报单位或地点:广东省佛山市
简介: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早在宋元时期,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刻绘门神的习俗。这类门神早期直接在门板上手绘刻画,后来另置木板绘刻,大量复印,制成木版年画行销于市,供人张贴。



05
非    遗

传统医药

src=http___dingyue.nosdn.127.net_3md8RCx0HEyojbU8g5WxMKt6sR3Hq8d3QBWpkDlJXvRZY1540214392083compressflag.jpg&refer=http___dingyue.nosdn.127.jpg


针灸

起源时间:秦汉时期
申报单位或地点:中国中医科学院
简介: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起源时间:1669年
申报单位或地点: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国传统医药中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37年历史。同仁堂从1723年开始“承办官药”直至1911年,在长达188年时间里,同仁堂遵照皇家挑选药材标准、恪守皇宫秘方和制药方法,形成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同仁堂与清宫太医院、御药房之间有机的融合和影响,形成了同仁堂中药的特殊风格和传统知识。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起源时间:东汉
申报单位或地点:中国中医科学院
简介:
中医传统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千百年来,中医传统制剂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正骨疗法

起源时间:周代
申报单位或地点:中国中医科学院
简介:
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



藏医药(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起源时间:不详
申报单位或地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简介:
藏医药有近两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完善而形成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医药学体系。在历史上藏医药形成南北两派,甘孜州是藏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药的故乡。


分享